别襟曾判宋玉台,魏北相逢一笑开。
帅府红莲曾入幕,公堂黄菊偶衔杯。
未应许国全无策,只恐趋时自有才。
且置功名归度外,诗筒频附塞鸿来。

【解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际,抒发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五字,押韵严谨。首两句写与王彦祖宫赞分别时的场景和心情;后两句则是写对方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的态度。“未应许国全无策”,意为:我本不会为朝廷出谋划策。“只恐趋时自有才”,意为:我害怕自己有才华却不肯为国家所用。最后两句,作者表示自己愿意把功名看淡,希望朋友能频频地将诗筒寄给自己。

【答案】

别襟曾判宋玉台——离别的心情如同曾经判分过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的舞台一样。

魏北相逢一笑开——在北魏的北部,两人相逢一笑就分开了。

帅府红莲曾入幕——元帅府的红莲花曾经作为宾客进过幕府。

公堂黄菊偶衔杯——在公堂中偶然用黄菊花酒饮杯。

未应许国全无策——我不应当为了实现国家的愿望而没有一点计策。

但恐趋时自有才——只怕自己追求时事发展而具有某种才能。

且置功名归度外——暂且把功名放在一边不提。

诗筒频附塞鸿来——诗简经常附在书信里送到边塞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