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衮前年抚雍民,下车飞雪满咸秦。
风行魏国才三日,雨作商岩恰半春。
忠节此生存社稷,诚心是处感天人。
二方岂合偏蒙润,四海思归旧化钧。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结构:

  1. 伏睹留守安抚司徒侍中镇魏三日遂获甘雨吟成律诗一章上荐
  • 伏睹:敬仰地看到。
  • 留守安抚司徒侍中:官职,可能是指负责地方事务的高级官员。
  • 镇魏:驻守在魏国,即现在的河南省一带。
  • 三日:三天。
  • 遂:于是。
  • 获甘雨:得到甘甜的雨水。
  • 吟成律诗一章: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
  • 上荐:呈献上去推荐。
  1. 相衮前年抚雍民,下车飞雪满咸秦
  • 相衮:可能是一个人物的名字或者官职。
  • 前年:过去的一年。
  • 抚雍民:管理百姓。
  • 下车:刚到任时。
  • 飞雪:大雪纷飞。
  • 满咸秦:覆盖了整个咸秦地区,即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
  1. 风行魏国才三日,雨作商岩恰半春
  • 风行:风在移动。
  • 魏国:魏国地区。
  • 才三日:仅仅三天。
  • 雨作商岩恰半春:雨水降落在商岩(山名,在今陕西)的时候正好是春天的一半。
  1. 忠节此生存社稷,诚心是处感天人
  • 忠节:忠诚和节气。
  • 此生:一生。
  • 存社稷:保持国家的安宁。
  • 诚心:真心诚意。
  • 是处:处处。
  • 感天人:感动上天和人民。
  1. 二方岂合偏蒙润,四海思归旧化钧
  • 二方:这里指两个地方,可能是指中国的两个地区。
  • 岂合:怎么合适。
  • 偏蒙润:偶然获得恩泽。
  • 四海:指全世界。
  • 思归旧化钧:怀念回到过去美好的治理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魏国地区在诗人任职后得到的甘霖,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关心以及对治理国家的热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描写也有议论,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