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千里绝纤埃,银色浑疑王母台。
宴席此时惊酒薄,晓枝无处认梅开。
骋辞梁苑客方至,乘兴越溪人自来。
从古六花长一色,化工应不费培栽。
《次韵通判都官和诸公雪中席上之作》,强至,宋朝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龙沙千里绝纤埃,银色浑疑王母台:
- 龙沙千里:描述广阔的沙漠景象。
- 绝纤埃:形容沙漠上的尘埃极少。
- 银色浑疑王母台:用“王母台”比喻沙漠的银光璀璨,如同天上的宫殿一般耀眼。
- 宴席此时惊酒薄,晓枝无处认梅开:
- 宴席此时:指的是宴会正在进行之时。
- 惊酒薄:形容酒量不佳,酒意已散。
- 晓枝无处认梅开:通过“晓枝”暗示时间是早晨或清晨,梅花尚未开放。
- 骋辞梁苑客方至,乘兴越溪人自来:
- 骋辞梁苑客方至:这里的“梁苑”通常指代繁华之地,客人众多。
- 乘兴越溪人自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前往越溪的情景,充满了兴致。
- 从古六花长一色,化工应不费培栽:
- 从古六花长一色:这里的“六花”可能暗指梅花或其他花卉。
- 化工应不费培栽:强调了自然之美无需人为培养,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银色浑疑王母台”和“晓枝无处认梅开”等句子,不仅描绘了雪后的美景,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同时,“从古六花长一色,化工应不费培栽”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认为这种美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无需过多的人工雕琢。
- 注释:
- 龙沙千里:形容辽阔的沙漠地带。
- 银色浑疑王母台:比喻沙漠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景象。
- 宴席此时:指正在举行的宴会。
- 晓枝无处认梅开:暗示时间是早晨或清晨,梅花尚未盛开。
- 骋辞梁苑客方至:梁苑是指古代繁华之地,这里指的是诗人邀请的宾客。
- 乘兴越溪人自来:越溪是指流经某地的溪水,这里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越溪的情境。
- 译文:
在广阔的沙漠中,雪花如银光闪耀,仿佛王母娘娘的宫殿一般辉煌。宴会进行时,酒意已消,而清晨时分,梅花尚未开放。我们邀请的宾客们已经到来,一同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自古以来,大自然的美丽都是如此统一,无需人工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天工开物。
通过深入解读和分析《次韵通判都官和诸公雪中席上之作》,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这不仅是对诗歌本身的学习,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思考,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惜与人为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