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牙旌驻水湄,万人齐看柁开时。
此朝河伯想增气,去岁国公还赋诗。
岸蝶偶然穿翠箔,沙禽曾不避红旗。
旬馀即报行春足,可厌归轩暮雨随。

【译文】

御河之滨,玉勒牙旗驻立,万人注目,只见船桨启航。此朝河伯想添神气,去岁国公还赋诗篇。岸上蝴蝶偶然穿翠帘,沙中鸟雀不曾避红旗。旬余即报行春足,可厌归轩暮雨随。

注释:

①司徒侍中:唐时对宰相的敬称。辛亥:年号。三月十八日:指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游御河:指游览御河,即洛阳的洛河,也称“御水”,是唐代帝王游览之地。二首:指《奉和御河水上行》和《奉和御河水下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的春天。诗人在洛阳游览御河,看到河中的游鱼,岸边的花蝶、鸟儿等,便写下了这首七绝。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玉勒牙旌驻水湄”,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玉勒,指马络头;牙旌,指旗杆上的彩羽。牙旌驻水湄,是说有马队停在御河岸边。第二句“万人齐看柁开时”,是说众多的人一同观看船只启航。第三句“此朝河伯想增气”,“此朝”,指今天;河伯,指黄河之神;“想增气”,是说黄河之神想要增添神气。第四句“去岁国公还赋诗”,“国公”,指裴耀卿,曾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赋诗”,是指他当年写过一首咏物七绝《咏河》,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九曲应须画,三篙合是栽。”意思是说黄河弯弯曲曲的,应当画出它的样子来;黄河的三道沙坝应当用人工栽种起来。这两句是说去年国公曾经咏过黄河,今年皇帝也来游览御河。

后两句是说岸边的蝴蝶偶尔穿过绿色的帘子,而那些沙中的鸟儿并不惧怕红色的旗帜。“旬馀即报行春足”一句,意谓经过十几天的时间,春耕就已经完成。“可厌归轩暮雨随”,是说令人厌烦的是傍晚下雨,使得归途不便。“归轩”是回到官舍的意思,这句诗是说傍晚下雨,无法回去。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御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