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照梨花一色中,他时珍赏有雌雄。
高牙就景开芳宴,皓齿停歌诵正风。
乐极光阴穷日御,诗成造化夺春工。
佳辰不禁祇园火,林杏兼然万点红。

【注释】

和司徒侍中壬子寒食会压沙寺诗二首:为壬子年(宋徽宗政和二年)寒食节,在压沙寺与司徒侍中相集而作的两首七言律诗。压沙寺:即压沙寺,位于今河南开封市北。壬子:宋徽宗赵佶于政和二年即位,以“政和”为年号,所以称其元年为政和元年。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一昼夜间。唐宋时代风俗,寒食禁火,民间多有踏青游园之乐。此诗是作者在寒食节时与友人相会于压沙寺,同赋寒荈之作。四照:指太阳光照四方。梨花:指梨花树。一色:指梨花颜色相同。雌雄:指花蕊。高牙:指象牙筷子。开芳宴:指开宴会。皓齿停歌诵正风:指歌声悠扬。皓齿:洁白的牙齿。正风:正直的风格、风气。乐极光阴穷日御:意谓欢乐到极点,时间就到了中午。御: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穷日:尽日、整天。诗成造化夺春工:意谓诗人的才华胜过造化之神,能夺去春天的神妙。造化:指自然界的力量。夺春工:意为夺去春天的美工,指诗人的才能。佳辰不禁祇园火:意谓美好的时辰不禁止放烟火。祇园火:一种节日放烟火的活动。林杏兼然万点红:意谓树林中的杏花一齐开放,形成满山遍野的红色。兼然:一齐、全部。万点红:形容杏花盛开的景象非常繁密,犹如无数彩灯。

【赏析】

这是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22年)寒食节时,与司徒侍中在压沙寺相聚而作的两首七言律诗。

第一首,开头两句写压沙寺景色。压沙寺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当时是一处名胜古迹,诗人来到这里,被它优美的景色所吸引。四照梨树下,梨花白如雪,色泽一色纯净,没有一点杂色。诗人对这纯美的梨花赞叹不已,说:“他时珍赏有雌雄。”这里,诗人将梨花比喻为人,把梨花比作了人一样具有雌雄之分。接着两句写宴会的情景。宴会设在高高的象牙筷子上,人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四周的风景。最后两句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宴会结束了,诗人还意犹未尽,因为宴会结束的时间恰好是中午,诗人用“乐极光阴穷日御”来表现自己欢乐到了极点,时间就到了中午。

第二首,开始三句写宴会的气氛。宴会开始了,宴会上的宾客们欢声笑语,气氛十分热烈。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皓齿停歌”、“正风”等词语来形容宴会的气氛。其中“皓齿”指的是洁白的牙齿,“正风”指的是正直之风。这里的“停歌”指的是停止歌唱,“正风”指的是正直之风,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声优美动听,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五句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宴会即将结束,诗人却兴致勃勃,因为宴会结束的时间恰好是中午,诗人用“乐极光阴穷日御”来表现自己欢乐到了极点,时间就到了中午。

第三首,开头三句写宴会的气氛。宴会开始后,宾客们纷纷入座,大家围在一起,欢声笑语一片。诗人在这里使用了“高牙”、“皓齿”等词语来形容宴会的气氛。其中“高牙”指的是象牙筷子,“皓齿”指的是洁白的牙齿。这里的“停”指的是停止的意思,“皓齿”指的是洁白的牙齿,“正风”指的是正直之风,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声优美动人,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五句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宴会结束了,诗人却兴致勃勃,因为宴会结束的时间恰好是中午,诗人用“乐极光阴穷日御”来表现自己欢乐到了极点,时间就到了中午。

第四首,开头三句写宴会的气氛。宴会开始后,宾客们纷纷入座,大家围在一起,欢声笑语一片。诗人在这里使用了“高牙”、“皓齿”等词语来形容宴会的气氛。其中“高牙”指的是象牙筷子,“皓齿”指的是洁白的牙齿。这里的“停”指的是停止的意思,“皓齿”指的是洁白的牙齿,“正风”指的是正直之风,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声优美动人,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五句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宴会结束了,诗人却兴致勃勃,因为宴会结束的时间恰好是中午,诗人用“乐极光阴穷日御”来表现自己欢乐到了极点,时间就到了中午。

这两首诗都写宴会上的情景。第一首描写的是宴会的盛况。第二首描写的是宴会结束之后的情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