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干青活淮上山,君领善课趋帝关。
春风满路马足健,翩然征辔不可攀。
吁君登科越一纪,中又困踬罹苦艰。
苍虬垂髯猛虎卧,青衫四十鬓欲斑。
我疑君胸典籍府,千轴万卷罗其间。
圣经贤史及怪说,叩之不已如循环。
有时启口论时病,往往愤发涕欲潸。
位卑道屈志未就,姑以大笔诛雄奸。
就令君居太史局,犹足上下马与班。
刚然古胆贯白日,不为权贵柔正颜。
退之常患天地惠,偏向君子怀独悭。
高冠大笏尽知己,行矣得意东南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名为《送吴判官》。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注释: 雨干青活淮上山。这句话描述了在淮河上游的山间,雨水已经干透,大地呈现出一片青葱的景象。

第二句

注释: 君领善课趋帝关。这里的“君”指的是吴判官,而“善课”可能是指优秀的课程或工作成绩。“趋帝关”则可能是指接近皇帝或朝廷的意思。

第三句

注释: 春风满路马足健。春天的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得道路上的马匹也显得更加健壮有劲。

第四句

注释: 翩然征辔不可攀。这里的“翩然”形容马儿矫健轻盈的样子,“征辔不可攀”则表达了马儿的速度很快,以至于难以捕捉其影子。

第五句

注释: 吁君登科越一纪。这里的“吁”是感叹的语气词,表示对吴判官的期望和祝愿。“登科”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越一纪”则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达到了目标。

第六句

注释: 中又困踬罹苦艰。这里可能是说吴判官在科举考试中遇到了困难,遭受了挫折。“困踬”和“苦艰”都描绘了这种不利的处境。

第七句

注释: 苍虬垂髯猛虎卧,青衫四十鬓欲斑。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容吴判官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威严。”苍虬”和”猛虎”都是强有力的生物,用来比喻吴判官的勇猛;而”青衫四十鬓欲斑”则形象地描绘了吴判官的岁月痕迹和他仍不失英气的形象。

第八句

注释: 我疑君胸典籍府,千轴万卷罗其间。这句诗表达了你对吴判官学识渊博的赞赏,认为他拥有无数的书籍和知识。”典籍府”指的是藏书丰富的地方,而”千轴万卷”强调了其丰富的书籍数量。

第九句

注释: 圣经贤史及怪说,叩之不已如循环。这句话继续赞扬吴判官的广博知识和深厚的学问,他认为这些知识像永无止境的循环一样丰富多样。

第十句

注释: 有时启口论时病,往往愤发涕欲潸。这里描绘了吴判官在谈论国家大事或社会问题时激动的情绪,常常因为愤怒而流泪。

第十一句

注释: 位卑道屈志未就,姑以大笔诛雄奸。这一句反映了吴判官尽管地位不高,但他仍然坚持正义,用笔墨来对抗那些邪恶的势力。

第十二句

注释: 就令君居太史局,犹足上下马与班。即使吴判官现在只是太史(古代的一种官职)局中的官员,他仍然能够自由地行动,不必受到限制。

第十三句

注释: 刚然古胆贯白日,不为权贵柔正颜。这里的“刚然古胆”形容吴判官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不为权贵柔正颜”则表明他不会因为权势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第十四句

注释: 退之常患天地惠,偏向君子怀独悭。这里的“退之”可能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常患天地惠”暗示了韩愈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而“偏向君子怀独悭”则是说韩愈总是倾向于支持正直的人,但对个人却有些吝啬。

第十五句

注释: 高冠大笏尽知己,行矣得意东南还。这句话表达了对你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你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并最终回到家乡。”高冠大笏”象征着你的尊贵地位,”尽知己”表示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伙伴。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吴判官的深切敬意和美好祝愿。通过对吴判官才华、经历、性格的赞美,以及对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和理想的描述,王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诗中也体现了王勃本人的志向和理想,以及他对公正、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祝愿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