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注释:
默侄之官襄阳,我写两首诗送给他。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侄子的两首送别诗。第一首写他在为默侄的离去而感到的忧愁,第二首则是对他的鼓励。
默侄之官襄阳,我写两首诗送给你。这是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默侄的深深祝福和期待。默侄即将担任襄阳的地方长官,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了他对默侄的期望和鼓励。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表达了诗人对默侄的担忧和忧虑。因为默侄刚刚离开,所以他担心默侄在任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默侄的离乡背井也让他感到无比的难过和思念。
第二句“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则表达了对默侄的不舍和牵挂。因为默侄马上就要离开,所以他们不得不匆忙告别,这种分别的场景让诗人感到十分悲伤和无奈。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第三句“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则表达了诗人对默侄的信心和期待。他认为,默侄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和志向仍然存在。而且他也相信,默侄一定会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伟大的贡献。
最后一句“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则表达了诗人对默侄的鼓励和期望。他认为默侄在上任前可以先到诸葛亮曾经工作过的隆中进行学习和考察,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和积累经验。同时这也是对默侄的一种信任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