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主人面,先为溪上吟。
澄潭依近岸,绝壁耸遥林。
领略襟期远,登临岁律深。
想当轩冕外,三叹有馀音。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未识主人面,先为溪上吟。

澄潭依近岸,绝壁耸遥林。

领略襟期远,登临岁律深。

想当轩冕外,三叹有馀音。

注释:

1、嫣然:笑的样子。

2、潺潺(chán chán):水流动的声音。

赏析: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是宋代诗人陈造的组诗作品。此诗是寄赠给周功父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溪边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对主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未识主人面,先为溪上吟”,表达了诗人在见到周功父之前,就已经开始欣赏溪边的美景了。这里的“未识主人面”意味着诗人还没有见到主人,就已经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

颔联“澄潭依近岸,绝壁耸遥林”,描绘了溪边的美丽景色。清澈见底的湖水依偎在岸边,高耸入云的山峰矗立在远方的树林中。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颈联“领略襟期远,登临岁律深”,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领略襟期远”意味着诗人已经领悟到了主人的高风亮节和高尚品德。同时,“登临岁律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深深感慨。

尾联“想当轩冕外,三叹有馀音”,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想当轩冕外”意味着诗人认为主人应该超越世俗的名利地位,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三叹有馀音”也暗示了诗人对主人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感到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之作,通过描绘溪边的美丽景色和表达对主人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