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登廊庙,忠言达帝聪。
所思惟尽瘁,敢复计成功。
半世江湖上,千忧寤寐中。
汗青谁秉笔,请考众言公。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旧唐书》卷九五上《文苑传下·刘宾客方平》,刘方平,名植,字昭先,曹州单父人。少孤,事母孝。大历中,擢进士第。累迁侍御史、补阙。以直言无所畏,出为兴平少尹、司农卿。久之,以病免。

忆昨登廊庙,忠言达帝聪。

此诗是诗人追思往昔在朝廷做官时所说的话。当时诗人任谏议大夫、中书舍人,曾上书皇帝,批评朝政,指出“边将骄恣,边兵罢弊”,要求皇帝“简练武略,选练边人,明赏罚,谨斥候,严号令”,以恢复唐朝的强盛,但这些话被奸佞之徒所诬陷,诗人因此被贬出朝廷。

所思惟尽瘁,敢复计成功。

这两句说:我所考虑的只是尽心竭力地为国家效力,哪敢再考虑什么功业成就?

半世江湖上,千忧寤寐中。

这几句是诗人自叹一生坎坷不平,宦海浮沉,仕途失意,身居江湖,有家难回,有国难报,内心十分忧虑,夜不成寐,日不能安。

汗青谁秉笔,请考众言公。

这两句是说:写史的人谁能执笔书写我的事迹?我死后有没有好的评价?希望后人能够公正地评价我。

注释: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指杜甫的《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刘方平(763—820),唐代诗人。字昭先,曹州单父(今山东菏泽市)人。大历年间进士及第,任过殿中监察御史、司农卿等职。因触犯权贵,被排挤出朝廷。后隐居河南汝州。他的诗多写个人生活琐事,风格清雅自然。有《刘随州集》。

【译文】

回想过去我在朝廷中当谏官,向皇帝进言,忠言直谏,使皇帝听信了。我所考虑的只是尽心竭力地为国家效力,哪敢再考虑什么功业成就?我在半生之中,漂泊江湖,忧愁成灾,日夜不得安宁。我死后谁来为我撰写传记呢?我死后有没有好的评价?希望后人能够公正地评价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