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
- 上方元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环境或空间,“自好”表示这个地方很符合作者的喜好。
- “一榻有馀清”形容此处环境清静,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只有一张舒适的床(榻)就足够清静。
- 译文: 这地方正好符合我的喜好,一张小床都足够清静。
-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 “祇”是只的意思。
- “晨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象征着新的开始。
- “闻”在这里理解为听见。
- “山鸟声”指山里的小鸟的叫声。
- 译文: 我只有在听到晨钟声的时候才起床,宁愿听不到山里小鸟的叫声。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繁忙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对比,以及他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清净。
-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 “高僧”指的是佛教僧侣,这里指具有深厚佛学修为的人。
- “足幽事”表示这些高僧精通深奥的佛学知识,并且能够处理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 “野客”则是指普通的游历者或者没有固定居所的旅人。
- “富诗情”说明他们富有诗意和情感。
- 译文: 高僧们精通佛学且能够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而普通的旅人则富有诗意和情感。
- 这句话强调了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 “试问”是一种询问的方式,表明诗人对这种景象有所好奇或思考。
- “峰头”指的是山峰的尖端,常作为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 “今朝”指的是今天。
- “作么生”是一种方言表达,意思是怎么样、如何。
- 译文: 我想问的是,现在站在山峰尖端的景色是什么样子?它现在是怎样的存在?
-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充满禅意的自然景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