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司花细细论,秋花虽是殿花军。
拒霜假得后凋操,造化岂容先策勋。
浓著胭脂潮醉晕,蹙成玉板摺裙纹。
游蜂识尽千红紫,只这寒芳竟不闻。
【注释】拒霜:指木芙蓉,又名木莲,秋末叶红如火,故名。
细论:仔细讨论。
殿花军:皇宫中的花卉。
后凋操:最后凋零。
造化:指天帝。
浓著:涂抹得很重。
玉板:指古代帝王用的玉制屏风,也泛指屏风上的图案。
游蜂:指蜜蜂。
识尽:看遍。
【赏析】此诗是作者借咏木芙蓉来抒发其傲然不屈、不畏强权的性格,同时对那些依附权贵的小人进行嘲讽。
首联“天与司花细细论,秋花虽是殿花军。”诗人认为木芙蓉(即“拒霜”)在秋季盛开,其艳丽之状不亚于皇宫中的花卉,但世人却往往忽略它的存在。这里“天”指自然,“司花”是主管花卉的神,而“论”则是议论或评说。诗人用“细细”二字表明了他对此事的重视和认真态度。
颔联“拒霜假得后凋操,造化岂容先策勋。”诗人认为木芙蓉虽然晚开但最终凋零,这与人们所期望的早开花晚结果的想法不符。然而,诗人认为造物主并不打算让木芙蓉提前开花并得到赞誉,而是要让它最后凋谢以彰显自己的高洁品质。这里的“后凋操”意指木芙蓉虽为晚开的花朵但却拥有坚韧不屈的精神。
颈联“浓著胭脂潮醉晕,蹙成玉板摺裙纹。”诗人用“浓著胭脂”来描述木芙蓉的颜色鲜艳且浓郁如同涂上了胭脂一般;而“潮醉晕”则形象地描绘了木芙蓉的花瓣如同被酒精浸泡过一样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此外,诗人还用“玉板摺裙纹”来形容木芙蓉的花瓣形状如同精美的玉版上雕刻的花纹一般精致而富有艺术感。
尾联“游蜂识尽千红紫,只这寒芳竟不闻。”诗人用“游蜂”来指代追求美色和荣耀的人们,他们往往会因为眼前的诱惑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只这寒芳竞不闻”则表示诗人认为只有像木芙蓉这样具有高贵品质和独特魅力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赞赏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独特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那些依附权贵、追求名利的人的不屑一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