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蔀中藏蜀锦,东吴宫里锁西施。
神功造化有先后,倚槛王孙休怨迟。

【注释】

①碧玉:喻指牡丹花。

②蜀锦:产于四川,古代用以制衣,色彩鲜艳,质地优良。

③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传说其貌美如玉。

④倚槛王孙:指东吴王孙。王孙:贵族的后代。

⑤神功造化:指自然造化。

⑥王孙休怨迟:指不要埋怨时光流逝,不要怪自己生不逢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牡丹之作。诗中用“碧玉”比喻牡丹,借牡丹以喻人,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情味。

首联两句从物及人,以美人喻花。“碧玉”为暗喻牡丹,“蜀锦”为隐括牡丹的艳丽。“藏”字和“锁”字都含藏匿之意,说明牡丹虽美丽但并不张扬;“东吴宫里”与“西施”相照应,暗喻牡丹虽生于富贵之地却仍保持本色;“神功造化有先后”,暗指牡丹虽受天之宠而生长于帝王家,但其美丽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倚槛王孙休怨迟”,则表明牡丹虽然美丽,但王孙(指东吴的王公贵族)不必因时光流逝而感到惋惜。这一联既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第二联是全诗的中心,诗人将牡丹比作美丽的女子,以美人喻牡丹,以美人比王孙,以美人比自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运用拟人化手法,将牡丹人格化、美化,使之具有人的灵性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牡丹的美丽动人。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用王孙的口吻,劝诫人们不要因为时光流逝而责怪自己,要珍惜时光,珍惜眼前的一切。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又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韵味和哲理意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