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分将阃,那敢厌粗官。
花著双眸暗,霜侵两鬓残。
四郊才罢警,七泽忽忧乾。
未报君恩重,清高愧伯鸾。

【解析】

此诗是杜甫在成都时与王氏兄弟的酬答之作。诗人首先以“频年分将阃,那敢厌粗官”二句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的决心和对朝廷的信任。接下来诗人以“花著双眸暗,霜侵两鬓残”自叹年岁已高、功业无成,并借“伯鸾”自比,表明自己仍想为国家效力,报效君王。后四句则是对王氏兄弟的勉励和劝慰,表达自己虽不能为朝廷建功立业,但仍然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信任,继续为国尽忠。

【答案】

译文:

多年来一直担任边境地区的军职,哪里敢厌倦做粗鄙官员呢!

花朵遮住了双眼而感到昏暗,两鬓斑白被寒霜侵蚀而凋残。

四周的边陲刚刚解除警报,七泽的湖泊忽然变得干枯。

没有报答皇上的恩情,我内心惭愧不如伯鸾清高。

赏析:

杜甫和王氏三兄弟的交往,始于他们同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中的时候。后来严武入朝,杜甫便离开蜀地前往江陵。不久又因故去夔州投靠严武,于是三人又聚首于成都草堂。这首诗就是写于杜甫到成都之后,当时杜甫正闲居草堂。

第一联“频年分将阃,那敢厌粗官”。意思是说,我常年镇守疆场,哪敢嫌恶做官太平凡?这里,“频年”即多次,“分将阃”指镇守边疆,“那敢”即不敢,“厌粗官”是嫌官小,意谓自己长期镇守疆场,哪里敢嫌弃官职太小、地位卑微呢?这两句诗写出了自己为国尽忠的决心和对朝廷的信任。

颔联“花著双眸暗,霜侵两鬓残”。这是说自己因为长期镇守边塞,所以眼睛花了;头发已经白了一半,鬓角的白发像秋风吹落的花瓣一样。这两句诗写出了自己在战乱中辛苦奔波、忧心忡忡的心情。

颈联“四郊才罢警,七泽忽忧乾”。意思是说,四境刚刚平定战乱,忽然又担心天下大旱。这两句诗反映了杜甫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

尾联“未报君恩重,清高愧伯鸾”。意思是说我未能报答君王对我的厚恩,内心惭愧不如伯鸾那样清高。这两句诗表现了杜甫虽然身在乱世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信任。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