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高插碧天寒,虽得春风雪未干。
谢屐自忘登览倦,草堂终日凭栏杆。
【注释】
过:经过。草堂:作者曾在此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元745年),后因称居处为“草堂”。望终南:指登终南山。终南,山名。唐时以山名入诗者多,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牧的《山行》等。终南山:在长安南,又名中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高插碧天寒:形容终南山的高峻挺拔,山峰耸立在青天白云之间,直插云霄,显得十分高大和壮观。谢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小谢)有屐(木鞋)。屐,音ji,古代的一种木制凉鞋,屐齿可以行走于石上或草地上。登览:指游赏、游览。凭栏杆:站在栏杆上远眺。
【译文】
两山峰巍峨挺拔插入碧空之中,虽然春风送爽,但积雪仍未融化。谢灵运的屐已忘记登高游览的疲劳,草堂中终日倚靠在栏杆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流寓蜀地所作,是一首山水佳作。首联写终南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表现了终南山的高大与险峻;颔联写谢灵运的屐已忘却登临游览之疲倦,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颈联写自己终南山中凭栏而望,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诗写得气势磅礴,笔调雄健,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