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兼喜拜维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
偏留名纸呼先辈,喜著蓝袍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

【注释】

君恩兼喜拜维桑:君,指皇上;兼,并;喜,高兴;拜,跪拜,表示谢意;维桑,指代故乡的桑树。

路入家山道更光:路,通往家乡的路;家山,家乡;道,指道路;更,更加;光,光亮。此句意为:通往家乡的道路更加明亮。

春色殿前初脱白:春色,春天的景色;殿前,皇宫前的广场,此处指考场;初脱白,刚从考场出来,刚刚取得好成绩。

秋风陇上见焚黄:秋风,秋天的风;陇上,陇山之南;见,看见;焚黄,祭文焚烧时用黄纸包裹,这里指科举考试后,家人焚烧给考生的祭文;这句是说:看到秋风吹过陇山,看见家人在焚烧给考生的祭文。

偏留名纸呼先辈:名纸,名片,此处指考生的名片;呼先辈,呼唤祖先,即对先人、前辈的称呼。

喜著蓝袍到故乡:着,穿;蓝袍,古代士人的官服颜色。这句是说:穿上官服,穿着蓝色长袍,回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科第,科举中选的功名;孝思,孝顺父母的思想情怀;俱,都;已,已经;遂,成功。这句是说:功名已得,孝顺父母的思想也实现了。

却经剑栈莫凄凉:却,反而;经,经过;剑栈,古时设在险要处,用来防盗贼的地方,这里指考场;莫,不要;凄凉,悲伤、寂寞。这句是说:反而经过那些艰苦的考试之路,不要感到悲伤、寂寞。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的是一个举子功成名就之后归乡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而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抱负,又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开头两句,诗人以“兼喜”领起首联。“兼喜”,即兼得喜悦之意。“拜维桑”中的“维”指“惟”,“维桑”即“惟桑”。桑是故乡的象征,所以这里的“拜维桑”就是“拜故乡”。全句的意思是说:皇上的恩典使我得以拜谒故乡的桑树。“君恩兼喜拜维桑”,意思是皇帝的恩典使我得以拜谒故乡的桑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三句描写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所见所闻。“路入家山道更光”,意思是:通往家乡的路上更加明亮。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欣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家乡的美好景色。“春色殿前初脱白”,意思是:春天的景色中,皇宫前的广场上刚刚走出了一位白衣少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学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画面。“秋风陇上见焚黄”,意思是:秋天的风中,陇山上看见了燃烧的黄纸祭文。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则表现了诗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偏留名纸呼先辈”,意思是:我特意留下了名片,向先人、前辈致敬。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先人、前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喜著蓝袍到故乡”,意思是:我穿上官服,穿着蓝色长袍回到了故乡。这一句描绘了诗人荣耀归来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科第孝思俱已遂”,意思是:功名已得,孝顺父母的思想也实现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履行和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却经剑栈莫凄凉”,意思是:反而经过那些艰苦的考试之路,不要感到悲伤、寂寞。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努力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信心与决心。

这首送别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乡的喜悦与感慨。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还展示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履行和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朴实而自然,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