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仙岩路,登临莫倦攀。
乱泉归万壑,一目尽千山。
障雨收云后,松风吹莫还。
道人今不见,无处觅玄关。

【注释】

①石磴(dèng):石阶。

②仙岩:指山峰。

③攀,登攀。

④万壑:指群山中的众多沟壑。

⑤一目:一眼望去。千山:指连绵不断的群山。

⑥障雨收云后:形容云雾散去,阳光明媚。

⑦莫还:即“莫还山”。

⑧玄关:道家用语,指道教修炼的最高境界或终极目标。

【译文】
石梯山路通向仙人的山峰,登高远望不可疲倦攀登。山谷间乱泉奔腾汇向千壑,一眨眼之间便看到千山。云雾散去阳光照耀大地,松涛阵阵送来阵阵清风。如今道人已经不在了,无法寻觅他留下的道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登山时所见的景色,表现了自己对道法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石磴仙岩路”,点明了题意,为下文写景作铺垫,同时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次句“登临莫倦攀”,既表达了作者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为后文描写美景作了铺垫。第三四句,“乱泉归万壑,一目尽千山”,“乱泉”一词用得极妙。泉水在奔流中相互冲击,形成水声如雷,这就是乱泉。诗人以乱泉比喻自己心中的烦乱思绪,也形象地写出了群山连绵的特点。“一目尽千山”则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放和洒脱。第五六句,“障雨收云后,松风吹莫还”,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这里不仅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更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地的心情,同时也为下句埋下伏笔。最后两句,“道人今不见,无处觅玄关”,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