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春泉一脉遥,骤施雷雨过清宵。
飞湍直下三千丈,急溜横穿十二桥。
雪洒石矼琼练碎,翠分柳树玉花飘。
晓来醉倚高楼望,疑是银河堕碧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杭山八景之一的“古洞春泉”之景。

第一句“古洞春泉一脉遥”,描述了古洞中流淌着的春泉水流源远流长,如同一条悠长的血脉。”古洞”和”春泉”都是地名,”一脉遥”则表示水流的延绵不断。

第二句“骤施雷雨过清宵”,描述了突然降下的雷雨,让夜晚变得清朗。”骤施”表示突然施行,”雷雨”和”清宵”都与夜晚有关。

第三句“飞湍直下三千丈,急溜横穿十二桥”,描述了湍急的水流直接向下奔涌,仿佛有三千丈高,并且水流急速地穿越了十二座桥梁。”飞湍”形容水流湍急,”直下”表示方向直指下方,”三千丈”和”十二桥”都具体描绘了水流的速度和长度。

第四句“雪洒石矼琼练碎”,描述了雪花飘洒在石头上,如同晶莹的玉屑散落。”雪洒”表示雪花飘落,”石矼”是指覆盖在石头上的雪,”琼练”则是形容雪的洁白和晶莹。

第五句“翠分柳树玉花飘”,描述了绿柳被分割成绿色的碎片,就像玉花在空中飘舞。”翠分”表示柳树枝叶交错,”玉花”则是形容雪花的美丽。

第六句“晓来醉倚高楼望,疑是银河堕碧霄”,描述了清晨醒来后,诗人醉意浓重地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仿佛看到了银河从天而降。”晓来”表示早晨,”醉倚高楼望”描绘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杭山八景之一的“古洞春泉”之景,通过对水流、雷电、雪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