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小小郡,爱此高高台。
前对苍筤竹,万竿球琳材。

【注释】

修竹台:即修竹亭,在今浙江省德清县。

小小郡:指杭州,当时为吴兴郡。

高高台:指修竹台,此诗是登临之作。

苍筤竹:高大的竹子,这里指修竹台。

万竿球琳材:形容竹子高大挺拔的姿态,如同球和琳琅宝石一般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5)春初游修竹亭后所作。

“我来小小郡,爱此高高台。”诗人来到小小的郡城,喜爱这个高高的台。“我”字表明诗人并非专程来游览修竹台,而是顺道而来,而登临的目的,也并非仅为欣赏风景,更重要的是为了写诗赋词。“小小郡”指的是杭州,当时为吴兴郡。诗人对修竹台的喜爱,不仅由于它本身的风景优美,更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重要。

“前对苍筤竹,万竿球琳材。”诗人首先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前方是郁郁葱葱的高高的竹子。这些竹子高大挺拔,犹如球与琳琅宝石一般珍贵。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竹子比作球和琳琅宝石,形象地描绘出了它们的特点和价值。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生动形象,让人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竹子的魅力。

“万竿球琳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茂盛和壮观。诗人用“万竿”来形容竹子的数量之多,用“球琳材”来比喻它们的质地之优,都体现了竹子的高大挺拔和珍贵无比。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高大、挺拔、珍贵、茂盛的竹子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和力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竹子的高大挺拔和珍贵无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