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乘兴纵幽寻,野寺松篁蔼翠阴。
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
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
静奏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
涵碧亭其三
杖藜乘兴纵幽寻,野寺松篁蔼翠阴。
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
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
静奏瑶琴聊自适,只应风月是知音。
注释:我拄着拐杖,乘兴纵情地寻找幽静的地方,野外的寺庙周围长满了松树,郁郁葱葱,一片翠绿,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溪水潺潺流淌,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心中的哀愁,而那飘浮的白云舒展开来,却没有丝毫的私心。谁能了解我这个年迈的人呢?我曾经高卧山林,吟唱过《梁甫吟》。静静地弹奏瑶琴,聊以自娱自乐,大概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风和月才能理解我的心意吧。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杖藜乘兴纵幽寻”,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形象,杖藜而行,兴致盎然地去寻找幽静的地方。颔联“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则通过流水潺潺和白云舒卷这两种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尾联“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经历,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