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外掩松扃,闲眠度岁阴。
雨侵香篆湿,苔长屐痕深。
水在铜瓶冷,云归玉磬沈。
前山有灵药,时策杖藜寻。

赠披云峰岳长老

禅外掩松扃,闲眠度岁阴。

雨侵香篆湿,苔长屐痕深。

水在铜瓶冷,云归玉磬沈。

前山有灵药,时策杖藜寻。

注释:

  1. 禅外掩松扃:禅宗修行者常以松木为材制作门扉或床榻等物,这里指披云峰的和尚用松木做的门,因此称“禅外”。
  2. 闲眠度岁阴:形容在闲暇之余度过漫长的岁月。
  3. 雨侵香篆湿:雨水滴落在香炉中的香灰上,使香灰湿润。
  4. 苔长屐痕深:苔藓生长在石上,鞋印深深。
  5. 水在铜瓶冷:铜瓶中的水因气温降低而变得寒冷。
  6. 云归玉磬沈:云彩飘散,像玉磬一样的声音也随之消失。
  7. 前山有灵药:山上生长着神奇的草药。
  8. 时策杖藜寻:时常拿着拐杖去山上寻找草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披云峰和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环境来表达对禅师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禅外掩松扃”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松木制作的门扉显得古朴而自然,透露出禅宗的清净与超然。第二句“闲眠度岁阴”则表达了僧人生活的悠闲自在,度过漫长岁月也无怨无悔。第三句“雨侵香篆湿”,描绘了僧人焚香的情景,香灰在雨水中变得湿润,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第四句“苔长屐痕深”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行走在山林间的情景,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第五句“水在铜瓶冷”,铜瓶中的水因气温降低而变得寒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第六句“云归玉磬沈”则将云彩飘散的景象与玉磬的声音相联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第七句“前山有灵药”,暗示着山上生长着神奇的草药,可能是僧人采药炼丹的地方。最后一句“时策杖藜寻”,表明诗人时常拿着拐杖去山上寻找草药,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