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着意怜芳草,芳草荣时春自老。
人生欢少别离多,有酒当歌自倾倒。
莫教憔悴损容光,白发苍颜为谁好。

【注释】:

独酌谣二首: 《乐府诗集》卷四十九收,共三首。这是其一。着意: 特别。怜: 爱。芳草: 春草。荣: 茂盛。自老: 指春天的生命力。欢少: 欢乐时少。别离多: 别离时多。有酒当歌: 有酒就唱歌。倾倒: 尽情歌唱。莫教: 不要。憔悴: 形容人瘦而面色枯黄。损容光: 减少容颜的光彩。苍颜: 灰白色的脸。为谁: 替谁说。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叹芳草以喻人生的作品。前两句写春风吹拂芳草,草木逢春便生机盎然,而春天却因此而衰老了;后两句写人生欢乐之时少,离愁别恨之时多,有了美酒就该尽情歌唱,一醉方休。诗人在感叹春之易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无限感慨。

“春风”一句,是说春风特别喜爱芳草,因为春风能吹绿芳草,使芳草茂盛生长。“芳草荣时”,即指芳草茂盛的时候。这里,“春风”和“芳草”都是主语,“怜”则是谓语,“荣时”是宾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美好的春风特别喜欢芳草,因为春天能使芳草茂盛,所以春天也显得特别老了。这里的“怜”字,是动词,意思是爱护、欣赏;“荣时”是指草木茂盛的时候。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风比作有情有意的“怜芳草”的人,生动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柔体贴和对芳草的深情厚意。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说春天虽然特别疼爱芳草,但春天的生命却是如此短暂,它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像草木一样迅速凋谢,最后走向死亡,这就是“芳草荣时春自老”。这里的“自老”是说春天自己衰老了,而不是说春风吹走了芳草,更不是说春风吹走了春天的生命。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春天的短暂与草木的迅速凋谢相提并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第三句诗:“人生欢少别离多。”诗人用直截了当的语言,说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人生之中欢乐的日子太少,而离别的日子太多。这句诗中,“欢”、“离”二字都是名词性的成分,分别指代人生欢乐的时光和离别的痛苦时光。诗人通过比较欢乐的时光和离别的痛苦时光的数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里的“欢少”与“别离多”,“欢”与“离”,“少”与“多”形成反义词,相互对应,突出了欢乐时光与痛苦时光之间的鲜明对比,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第四句诗:“有酒当歌自倾倒。”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既然人生的欢乐时光太少,那么就应该趁着有酒的时候尽情歌唱,让欢乐的心情尽情流露。这里的“倾倒”一词,既表示尽情歌唱的意思,也包含了情感的宣泄与释放。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追求——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要珍惜每一个当下的时刻,要让自己的心随着歌声飞扬,让快乐的情感尽情流露。这里的“自倾倒”中的“倾”字,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表示倾倒的意思,同时也有放纵、尽情的意思。诗人用这样的词语表达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追求——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要珍惜每一个当下的时刻,要让自己的心随着歌声飞扬,让快乐的情感尽情流露。

最后一句诗:“莫教憔悴损容光,白发苍颜为谁好?”诗人在这里再次发出感叹,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忧虑。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未来的担忧——不要让自己的容颜憔悴不堪,不要让自己的白发苍颜成为别人的笑柄。这里的“莫教”是一个副词性的虚词,表示不要的意思;“憔悴”是一个形容词性的短语,表示人的面容消瘦而失去光泽;“损容光”则意味着损害自己的容貌;“白发苍颜”则是指人年老发白的样子。诗人用这样的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未来的担忧与忧虑,表达了自己希望保持年轻、希望不被岁月遗忘的情感。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风、芳草、人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诗人以春日里的芳草为引子,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时光流逝的意境之中。诗人通过对比欢乐时光与痛苦时光的数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珍惜每一个当下的时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追求;并通过担心自己的容颜被岁月侵蚀、担心自己的人生被他人嘲笑,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与忧虑。这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