𠜴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
长身数竿足,丛薄徒累百。
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
要知清明朝,恶者在所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洗竹》。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𠜴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
译文:“竹子曾经被砍伐,现在却长满了竹林。我还没有来得及测量它的规模。”
注释:𠜴竹,即竹子;旧贯,指过去的砍伐;剪伐,指砍伐竹子;未容测,表示尚未测量或计算。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砍伐竹子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长身数竿足,丛薄徒累百。
译文:“竹子长得很高,但数量并不多。它们只是被周围的杂草包围着而已。”
注释:长身数竿足,指竹子生长高大;丛薄,指杂草;徒累百,意为仅仅只有百棵竹子。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竹子虽然不多,但却显得生机勃勃,与周围繁茂的杂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
译文:“渐渐地,那些杂草被清理干净,竹子开始展现出修长的形态。”
注释:稍令,即渐渐地、逐渐地;掩翳,指遮挡;修直色,即修长的形态;渐放,指逐渐展现出来。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变化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保护。要知清明天,恶者在所格。
译文:“要知道,清澈的天空是由那些恶人所造成的。”
注释:要知,即要知道;清天,指清澈的天空;恶者,即那些不好的人;在所格,意为因此而受到限制。
赏析:这是诗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他认为,自然界的纯净和美丽是由于人们的良好行为和道德修养所维护的,而社会的污秽和混乱则是由那些不良行为所导致的。因此,他呼吁人们要珍惜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