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天台水石村,四围都是给孤园。
有时桐柏庵中去,归下层峦夕照昏。
【注释】
天台:今浙江天台县,古称句章。
桐柏庵:在天台山北麓。
归下层峦:指天台山的层峦叠嶂。
昏:昏暗。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简括的语言、平易的格调,描绘出一幅天台山水图,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富有真情实感。
第一首诗开头写自己家住天台水石村,四围都是给孤园。“水石”,指山中溪流曲折如石,水流清澈见底。“给孤”是天台山上一个有名的寺院,故址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境。这里说诗人家住在天台上,四周环绕着给孤园。这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的家和居处,又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秀丽,渲染出一种闲逸的氛围。
第二首首句说有时到桐柏庵去,归时看见夕阳西下,层林尽染,天色渐暗。“桐柏庵”,在天台山北麓,相传为晋代僧人支遁所建,故名支公庵,又名桐柏观。诗人经常去那里游玩,所以用“有时”来表示不是常去,而是偶尔去。“归下”,即下山,“层峦”指层层叠迭的山岭。“夕照昏”即傍晚时分,阳光斜射下来,山林渐渐暗淡。这两句是描写他登山时的所见景物。诗人通过“有时”和“归下”“夕照”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他游览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两首诗一前一后,前后呼应。前首写游山时的环境气氛,后首写日暮归山时的情景。从“有时”到“夕照昏”之间,时间跨度很大。这种写法使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内所看到的不同景物,也使人感到诗人在一天之内的活动是丰富多采和变化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