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与凤仙,早种近阶砌。
夏秋无花时,类能作幽致。
鸡色惟青紫,凤蕊杂红翠。
来年不待种,罅隙自苗裔。
【注释】
山居杂诗九十首:指王稚登在明末所辑的诗歌集。杂诗,即不按律诗、绝句、五言古诗等格式的诗歌。
鸡冠与凤仙,早种近阶砌:“鸡冠”和“凤仙”都是花木的名称,前者是牡丹,后者是凤仙草。“阶砌”指的是台阶下的石质地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牡丹和凤仙草,都早早地种在台阶前的土地上。
夏秋无花时,类能作幽致:“夏秋”指的是夏天和秋天,“幽致”指的是幽雅的情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无论是春夏秋冬,没有花儿的时候,它们都能表现出幽雅的情趣。
鸡色惟青紫,凤蕊杂红翠:“鸡色”是指母鸡的颜色,这里指的是牡丹的花颜色,“红翠”指的是绿色,“红翠”指的是红色和绿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有牡丹的颜色是青色或紫色,而凤仙草的花是红中带绿。
来年不待种,罅隙自苗裔:“来年”指的是明年的意思,“罅隙”是指缝隙,“苗裔”是指幼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明年不需要再种植了,它们的幼苗就会自动从缝隙里长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牡丹和凤仙草。作者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对这两种花的喜爱之情。首先,他赞美了牡丹的高雅,说它“类能作幽致”,即使没有花儿的时候,也能展现出一种幽雅的情趣;接着,他又赞赏了凤仙草的顽强生命力,说它们能在“来年不待种”的情况下,自己生长出新的幼苗来。最后,作者用“罅隙自苗裔”来形容这两种花的生长特性,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这两种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