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逾七十,真欲愿春迟。
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
注释:
吾年逾七十,真欲愿春迟。
我年纪已过七十,真希望能让春天稍晚些到来。
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哪想到上元过后,正值多雨时节。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半,清明的早晨和晚上即将到来。
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
飞舞的黄莺和忙碌的蜜蜂蝴蝶,都感到寂寞而不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描写山居生活中的各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首句“吾年逾七十”,直接点明自己的年纪,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接着两句“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则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季节特征,即上元节刚过,正是春意盎然的时候,却遇上了连绵不断的春雨,这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便。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个季节里的所见所感,包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受。这些内容虽然简单,但却真实反映了山居生活的酸甜苦辣,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最后两句“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则是对整个山居生活的一种总结性描述。这里的“流莺”和“蜂蝶”都是春天的代表元素,它们在诗人眼中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被周围的环境所遗忘。这种感受可能源于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一种反思,也可能是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山水、花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山居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