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邑常寂寞,细履寒溪头。
鱼虾腥断岸,橘柚明晚秋。
山色俨晴碧,溪光泛澄流。
相思故人远,应过回雁洲。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下邑常寂寞,细履寒溪头。
“下邑”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县城,“寂寞”形容作者在这个县城中感到孤独。“细履”是指穿着非常小心谨慎、轻盈的鞋子,“寒溪头”指的是寒冷的溪边。
鱼虾腥断岸,橘柚明晚秋。
这里描述了溪流边上的景象,鱼儿和虾子的气味在寒冷的溪水中消散,使得岸边显得特别清晰。橘树和柚树的果实在晚上变得更加明亮,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山色俨晴碧,溪光泛澄流。
山上的颜色就像晴朗的碧绿一样,溪水的光芒像透明的流水一样流淌。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色。
相思故人远,应过回雁洲。
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回雁洲”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比喻,意味着朋友远在他乡,而作者正在通过书信与朋友联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居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通过描述自己身处县城却感到孤独,以及在寒冷溪边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中间两联则通过对橘柚等植物的描写,传达了秋天的气息和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以“回雁洲”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挂念和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王勃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