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湛非摇,真源常在。
直指性海,总别无碍。
星分月现,光涵法界。
寄语诸方,莫作拟解。
【注释】
湛:深沉,深藏不露。摇:动摇,不定。真源:本真之源。常在:永远存在。
直指性海:直接指向本性海洋。总别无碍:总的和别的都不妨碍。星分月现:星星分散,月亮显现。光涵法界:光明包含佛教所讲的宇宙法则(法界)。寄语诸方:告诉各位。莫作拟解:不要把它当作一种解释。
【赏析】
这首诗是曹洞宗初祖道一禅师的开示。曹洞宗为禅宗之一派,主张“即色即空,即空即假”的观点,认为一切有情皆如幻化,故又称“幻化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笔调,表达了禅学中“见性成佛”的思想。
首句“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复说偈云”,意思是曹源这个地方的名字被写下来了,我再说偈子。曹源位于今安徽歙县,是中国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
第二句“非湛非摇,真源常在”,意为不是沉潜也不是动荡,真正的源泉永远存在。这里强调了禅修中要心静如水,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第三句“直指性海,总别无碍”,意为直接指向本性海洋,总合与别相都不妨碍。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禅修的目的,即通过直指本性,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第四句“星分月现,光涵法界”,意为星星散开,月亮显现,光明充满法界。这句诗描绘了禅修中的一种美好境界,星光点点,月光皎洁,照亮了整个宇宙。这种境界体现了禅修者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末句“寄语诸方,莫作拟解”,意为告诉各位不要把它当作一种解释。这是对那些试图用世俗观念来理解禅学的人的一种劝诫。禅学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需要用心去领悟,而不是仅仅用文字或言语来表达。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禅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它鼓励人们要心静如水,不为世俗所动,通过直指本性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同时,它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用世俗观念来理解禅学,而是要用心去领悟其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