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
未肯欺残腊,何曾占旧年。
缀条花剪彩,插户柳生烟。
独坐空山里,唯惊节物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和赏析:

  1. 立春在元日:这是首句,意味着立春之日恰逢元旦,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而”元日”则是指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2. 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概念,即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而是两个事物同时存在,没有先后之分。这里的”时候”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不相先”则是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分割性。

  3. 未肯欺残腊,何曾占旧年:这两句是说,即使是在最寒冷的腊月,也不愿意去欺骗已经过去的一年;更不用说再去占去还未到来的新年。这里的”残腊”指的是腊月的末尾,”旧年”则是指去年。

  4. 缀条花剪彩,插户柳生烟:这两句描绘了春节期间的景象。”缀条”可能是指挂上了彩带或装饰物,”剪彩”则是指剪纸作为装饰物。”插户柳”则是指将柳枝插入门中,以驱邪迎春。

  5. 独坐空山里,唯惊节物迁:最后两句是诗人自己的情景描写。他独自一人坐在空荡的山中,只因为感受到了四季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而感到惊讶。这里的”空山”可能是指一座无人的山,”节物”则是指时节变换带来的事物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立春、春节、新旧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非常细腻,如对残腊的描述和对柳树的刻画都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