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傅青山路,春来蔓草生。
樵苏犹不入,瓶锡莫能行。
朝上野船去,宿逢溪雨鸣。
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谢傅青山路,春来蔓草生。 —— “谢傅”指的是谢安(字佛大),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书法家;“青山路”指代他的官邸所在地。“春来蔓草生”形容春天里,官邸周围的草丛又长出来了。
  2. 樵苏犹不入,瓶锡莫能行。 —— “樵苏”是指砍柴和汲水的工具;“瓶锡”是指盛酒的瓶子和小罐;“莫能行”意为无法带走或携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邸周围环境的喜爱和不舍,以及对归途的无奈之情。
  3. 朝上野船去,宿逢溪雨鸣。 —— “朝上”可能是指诗人早晨起床后,看到天空中的云彩;“野船”是指小船;“溪雨鸣”描述了夜晚时,小溪边的雨滴打在石头上发出的声响。
  4. 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 —— “康乐”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远公”指的是慧远法师,他曾在庐山建寺讲经。这句诗可能是表达诗人对陶渊明和慧远法师的敬仰之情。

译文
送别瑞竹长老回到当涂,借此机会寄给徐著作一首诗。
谢安的别墅位于青山路上,春天里野草又生长起来。
砍柴汲水的器具都不能带走,盛酒的小瓶小罐也不能带上行。
清晨我登上了小船离开官邸,晚上我遇到了溪边的雨声阵阵。
我很可能见到了陶渊明,也曾听说过慧远法师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的诗篇,通过描绘谢安别墅周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依依不舍和对友人的深深祝愿。同时,也借由陶渊明、慧远法师等人的事迹,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