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绣衣客,江南燕尾艎。
迹虽同鹢退,心不假犀凉。
旧国旌旄去,包原苑囿荒。
临堤一怀古,柳上见微阳。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其二依韵游陈留禅寺后池
日下绣衣客,江南燕尾艎。
迹虽同鹢退,心不假犀凉。
旧国旌旄去,包原苑囿荒。
临堤一怀古,柳上见微阳。
注释:
- 日下绣衣客:指自己。绣衣,古代官员穿的衣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 江南燕尾艎:指的是一种船,形状像燕子尾巴一样。
- 迹虽同鹢退:虽然他们的行动轨迹相同,但内心并不因此而感到凉爽(比喻内心的平静)。
- 旧国旌旄去:表示自己的家乡已经没有官员了(旌旄,古代帝王出行时所持的仪仗,这里用来象征官位)。
- 包原苑囿荒:表示自己的家乡已经变成了荒芜之地。
- 临堤一怀古:站在河边,怀念过去的事情。
- 柳上见微阳:在柳树上看到微弱的阳光(微阳,即微弱的阳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吴仲庶在收到友人吕冲之、马仲涂等人的唱和诗后,应其邀请而作的一首次韵之作。诗中诗人首先以”日下绣衣客,江南燕尾艎”开篇,描绘了自己身处江南、乘坐着小船的场景。然而,即使与远方的朋友有相同的行动轨迹,诗人的内心却并不因此而感到凉爽或宁静,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人以”旧国旌旄去,包原苑囿荒”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旌旄”, 指的是帝王出行时所持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苑囿”则是指古代帝王的狩猎场,也是贵族们游玩的地方。当这些曾经繁华的地方变得荒凉时,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家乡已不复存在。
“临堤一怀古,柳上见微阳”两句,诗人再次回到现实,站在河边,看到了微弱的阳光。这里的”微阳”既是一种景物描写,也寓意着希望和生机。诗人用这个细节来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