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
明衣裛草露,素士挽桐棺。
行哭宾徒盛,观仪里巷殚。
空馀旧编在,千载莫能刊。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秋风中,丹旐飘扬,清笳声中月色如寒。明衣上沾满草露,素士挽着桐棺前行。行哭之宾徒众多,观仪之地人声鼎沸。旧编犹存千载之下,无人能刊其名。
注释:
- 丹旐:指黑色的旗帜,代表死者的灵柩。秋风急:形容秋风来得很快。
- 清笳:指吹奏的竹制乐器,声音清脆悠扬。晓月寒:清晨的月亮显得寒冷。
- 明衣:明亮的衣物,这里指丧家的丧服。裛:沾湿、湿润。
- 素士:穿着白色丧服的人,这里指送葬的人员。桐棺:用梧桐木制成的棺材。
- 行哭:在道路上哭泣,表示哀悼之情。宾徒:宾客和随从人员。盛:盛大、众多。
- 观仪:观察礼仪、仪态。里巷:街巷、街道。殚:尽、完。旧编:旧时的书籍或记录。
- 空馀:留下,剩下。旧编在:旧时的书籍依然存在。
- 千载:千年,很长时间。莫能刊:没有人能够将其编辑、整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葬礼现场的诗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一幅悲伤而庄重的画面。作者梅尧臣通过“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这两句,揭示了死者生前的尊贵身份和家族声望,为后续的葬礼场景奠定了基调。紧接着,“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死者的学识与成就,以及他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
诗歌的重点并不在于描述葬礼的奢华和仪式,而是通过对葬礼现场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对死者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归葬商邱外,森森柏已成”两句,既表达了人们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墓地的荒凉与孤独。最后,“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两句,更是将对逝者的悼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无法接受现实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对葬礼现场的细致描绘,成功地传达出了对死者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