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诗句释义:柳条已经枯萎凋零,它依然坚韧地徘徊不屈。

译文:汴水泛舟,一路残破,到达吴地,观赏早梅。没有沉迷于鹤的唳叫声,有信鸽传递着鸿雁的来书。听闻闾亭已经改名,灵光化劫灰。

关键词解释:

  1. 柳条枯落尽:描述了柳树的枝条已经干枯凋落殆尽。
  2. 不折意徘徊:表达了柳树虽已枯萎但仍坚韧不屈的姿态。
  3. 泛汴趋残水:泛舟于汴水之上,沿途观赏残破的水景。
  4. 到吴看早梅:到了吴地后,观赏早梅花开的景象。
  5. 无耽听鹤唳:没有沉迷于鹤鸣声中,表示超然物外。
  6. 有信寄鸿来:通过信鸽传递消息,意味着书信往来频繁。
  7. 闻说闾亭改:听到了闾亭的名字有所更改的消息。
  8. 灵光化劫灰:指灵光寺在战火中被毁,化为一片灰烬。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交融的画面。诗中的“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在风雨侵蚀下的坚韧不屈,而“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此外,诗中的“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通信往来,而“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