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亭多少路,花信几番风。
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
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
政治有馀力,归来辞赋工。
【注解】
客亭:指客舍。几番风:几阵风。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用古代风俗折柳赠别,折柳为赠别时之标志;桃树是春天的象征,种桃则寄托着对故人的深情思念。渊明:陶渊明,字元亮,晋末宋初诗人,以田园诗著名。潘岳:指潘安(潘安,一名叔邻,字安仁),西晋文学家、美男子。
【赏析】
《送楚屯田知扶沟》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所作。当时安禄山叛乱已起,杜甫避乱入秦川,与友人同游,作此送别诗。
首联写送别情景。“客亭”二句,点明送别的地方,即送别的地点是客亭,送别的季节是春天,春风吹来,花信风到。这里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又渲染了送别的气氛。“客亭”,客中行馆,多指饯别之所。“多少路”三字,既写出了送别的距离之远,又写出了道路的曲折难辨,暗示着送别之艰难。同时从空间上写出了送别之地,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片辽阔的天地。“花信几番风”一句,是说春风几度吹过,花开了又落。这里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既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又暗寓了自己内心的惆怅之情。
颔联写送别时的临别赠言。“折柳赠新翠”两句,是说用折柳这种习俗,象征地表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那垂柳一样,永远保持青春不老的容颜。“种桃思旧红”一句,是说桃花盛开时节,正是春天,也是送别之时,所以作者借桃花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祝福。这两句诗语言优美、含蓄、委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颈联写送别时的情景。“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他坚守自己的节操和信仰,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潘岳,即潘安,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美男子。这里的“节”是指节操和志向,“趣”是指趣味和追求。陶渊明的节操不同寻常,而潘岳的追求也相同。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在赞美陶渊明和潘岳的节操与追求不同寻常,但实际上是在讽刺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暗示着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尾联写送别后的期望。“政治有馀力,归来辞赋工。”意思是说:国家政治清明,你有足够的力量去施展抱负;回到家乡后好好写文章,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文人。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体现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