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注释:

芜蒌问古亭:在芜蒌这个地方,我向古亭打听。
春入饶阳城:春天到来时,饶阳的城也变得生机勃勃。
豆粥君王远:豆粥是君王的食物,而我现在却远离了君王。
壶浆刺史迎:刺史们用壶装好酒浆来迎接我。
地凉宜牧马:因为天气凉爽,适合放牧马匹。
塞近惯调兵:靠近边塞的地方,士兵们习惯在这里调动。
为寄井泉石:我想把井泉水和石头作为礼物寄给你。
老来思目明:年纪大了,更想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饶阳城与晁质夫相会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诗人与晁质夫之间的交流,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关心。同时,诗人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芜蒌问古亭”中的“芜蒌”,可能是诗人所在之处或他此行的目的地。诗人在此处询问古亭的位置,表现出他对古亭的好奇和向往。次句“春入饶阳城”则写出了饶阳城的春天景色,春意盎然,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三、四两句“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诗人以豆粥和壶浆来比喻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境遇。豆粥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壶浆则是对刺史们的热情款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晁质夫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也揭示了他们各自的身份和处境。

五、六两句“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则进一步描绘了饶阳城的地理环境和军事状况。诗人提到这里的气候适宜放牧马匹,靠近边塞又便于调动兵力,这暗示了饶阳城的战略位置和其在国家防御中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井泉石”可能是指家乡的山水美景,而“老来思目明”则反映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渴望——拥有一双明亮、敏锐的眼睛,以更好地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生经历。

这首诗通过描绘饶阳城的春天景色和诗人与晁质夫之间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