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遂成摇膝吟。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明日呼儿整篮舆,欲烦重过小溪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遂成摇膝吟。”
    注释: 在寂静的夜晚读书时,由于没有火把照明,只能通过蜡烛或油灯来阅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得读书变得乏味,最终导致人们不由自主地摇动膝盖以消磨时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吟唱声调。

  2.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注释: 开始时,诗人想起了一位高僧离去的情景,他带着一首偈文离开。然而,他并不知道这座古寺隐藏在云雾之中,难以被外人发现。这里的“偈”指的是佛教中的韵律诗。

  3. “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注释: 正当诗人在寒夜中沉睡时,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而此时,野鸟的鸣叫声和月亮的落下,为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宁静的氛围。

  4. “明日呼儿整篮舆,欲烦重过小溪阴。”
    注释: 诗人决定第二天叫醒孩子,一起整理篮子,准备再次前往那个幽静的小溪。这暗示了他对于再次体验那里宁静美景的期待。

翻译及译文:

  • 在寂静的夜晚,我们无法点燃灯光,只能靠着微弱的烛光来读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调乏味使得我不由自主地摇晃膝盖以打发时间,最后竟然哼出了诗歌的节奏。
  • 那时我还在想那位高僧已经离开了,他带走了他的偈文。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在这古寺之中,它被藏在深深的云雾之中,难以被发现呢?这里所说的“偈”指的是佛教中的韵律诗。
  • 正当我在寒冷的夜晚熟睡时,远方传来了寺庙的钟声。此时,野鸟的鸣叫声和残破的月亮一起,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宁静的气息。
  • 我决定明天叫我的孩子收拾好他的篮子,准备再次去那片幽静的小溪。我希望能够再次体验那里的那种宁静和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处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