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幡旗近国门,州民迎望若云屯。
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樽。
红锦臂韝观粉质,涂金珂勒驾朱轩。
他时傥使春秋对,莫以周襄出郑论。

注释:

  1. 沈学士景休知真州:指北宋沈该的《知真州谢表》。
  2. 太守幡旗近国门,州民迎望若云屯:意思是说,太守的军旗在城门口近旁飘扬,州民像云一样聚集起来迎接。
  3. 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樽:意思是说,家族的风气就像诗一样赞美,而主人的道路就像新的北海樽一样。
  4. 红锦臂韝观粉质,涂金珂勒驾朱轩:意思是说,红色的锦缎手臂和马鞍装饰着精美的花纹,涂有金色的珂勒驾驭着红色的车子。
  5. 他时傥使春秋对,莫以周襄出郑论:意思是说,将来如果有机会进行春秋两季的对答,就不要用周襄公出郑国的论点作为借口。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沈该的《知真州谢表》中的一部分。全诗通过对真州太守的到来和其带来的影响的描述,表达了对太守到来的欢迎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太守幡旗近国门,州民迎望若云屯”描绘了太守军旗在城门口近旁飘扬,州民像云一样聚集起来迎接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太守来临时的盛况。次句“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樽”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守到来的热烈欢迎和对其家族作风的赞美。第三句“红锦臂韝观粉质,涂金珂勒驾朱轩”则具体描述了太守所乘坐的车马,以及其华丽的装束,展现了太守的尊贵身份。最后两句“他时傥使春秋对,莫以周襄出郑论”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在未来有机会与对方进行春秋的对答时,不要使用周襄公出郑国的论点作为借口,表达了一种坦诚相见、平等交流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对太守到来影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太守到来的热烈欢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对于权力地位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