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
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
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着寒蓬。
飞光入酒旧时月,来照狂歌犹未穷。

这首诗是苏轼在淮上与好友程诚之相遇时所作,全诗四联,每句一韵。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联:“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
译文:自从与你分别后好久没有相见了,现在才知道你就像诸葛亮一样卧龙在世。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久违的思念和重逢的喜悦。”一别”指的是与程诚之的最后一次离别,”逋翁”是对程诚之的尊称,表示对他的敬称。”亦知诸葛卧龙中”则是说现在才知道他像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有才学、有能力,处于潜藏未现的状态。

第二联:“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
译文: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积攒了财富,今天又重新追求起像谢安那样潇洒的生活。
注释:“几年”指作者与程诚之分开的时间,“三致千金”形容作者通过多年的辛勤努力积累起来的财富。”二谢”是指东晋时期两位著名士族谢安和谢玄,他们在政治和文学上都很有成就,所以这里用他们来比喻程诚之的洒脱生活态度。

第三联:“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着寒蓬。”
译文:即使身体衰老了也能保持像散木一样的从容,即使头发已白了也要倾听着寒风中的野草。
注释:这里的“形槁”指身体衰老,“散木”是指能够随遇而安的木头,苏轼以树木喻人,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体衰却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鬓霜”指的是头发斑白,“听”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味着倾听、感受。“寒蓬”指的是在寒冷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蓬草,苏轼以此来形容自己即便白发苍苍、年纪增长,仍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第四联:“飞光入酒旧时月,来照狂歌犹未穷。”
译文:飞驰的光芒如同月光溶进了美酒,照在我的狂放不羁的歌声里,它还未达到尽头。
注释:“飞光”是指月光如水银般流淌,“飞”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流动。”旧时月”指的是过去的回忆或时光,这里用来象征作者的饮酒时光和过去的欢乐。 “来照”表示月光洒在身上,”狂歌”是诗人自由奔放的歌声,“犹未穷”意味着这种豪情还没有结束。

赏析:这首诗是苏东坡与友人程诚之在淮上偶遇时创作的一首赠答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苏东坡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激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