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
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注释:

  1.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
    释义:每当我违背皇帝的旨意去劝谏时,又手持符节出使北方。
  2. 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释义:穿着貂裘的我,却感受不到寒风的凛冽,远望着雁碛,我知道回去的路有多么艰难。
  3.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释义:冰做的菜,芥末做的酱,都不如楚国的味道;玉苕、兰花生长在燕地,它们的颜色和香味都是那么美好。
  4. 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释义:单于也不敢轻视中原,因为这是一匹有名的好马,所以特地将它调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出发,前往北地,与友人告别。全诗以马为中心,通过对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忠诚的态度。
    首句“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诗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他不仅敢于违背皇帝的旨意,去劝阻皇帝的过错,还敢于拿着符节出使北方,为国家效力。这种勇气和担当,让人不禁敬佩。
    诗人描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这里的“貂裘”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但他却感到了寒风的凛冽(“不见风霜劲”),这是因为他身处北方,远离中原(“雁碛遥知”)。这种环境的变化,让诗人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最后两句“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则是诗人对友情和家乡的眷恋。他用美食来比喻自己的家乡,用花卉来比喻自己的朋友。虽然身处异地,但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家乡的美味和美景,这种情感的表达,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