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
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
啮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
峻门波作箭,古郡铁为牛。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
寒冰狐自听,源水使尝求。
密树随湾转,长罾刮浪收。
如何贵沈玉,川兴是诸侯。

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

梅尧臣诗意赏析与翻译

  1. 诗句原文
    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
    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
    啮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
    峻门波作箭,古郡铁为牛。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
    寒冰狐自听,源水使尝求。
    密树随湾转,长罾刮浪收。
    如何贵沈玉,川兴是诸侯。
  2. 译文注释
  • 少本江南客:年轻时本是江南人,如今成为黄河边的游子。
  • :每年的。
  • 忧漾溢:担心河水溢出。
  • 日夕:傍晚时分。
  • 啮岸:侵蚀河岸。
  • 飘槎:指木筏。
  • :遮蔽。
  • 峻门:高大的城门。
  • 波作箭:波浪像箭一样射出。
  • 铁为牛:铁像牛一样沉重。
  • 目高:眼睛高远。
  • 身轻:身体轻盈。
  • 狐自听:狐狸独自聆听。
  • 源水:水源的水。
  • 使尝求:让人品尝。
  • 密树:密集的树木。
  • 长罾:大型捕鱼工具。
  • 如何:为什么。
  • :珍贵。
  • 川兴:河流的兴起。
  1. 作品赏析
    《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通过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如“啮岸侵民壤”和“峻门波作箭”,也有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如“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景物和生动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任馆陶县令期间所作,当时正值黄河泛滥成灾,诗人目睹了黄河的汹涌澎湃和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对黄河和家乡深情的诗歌。诗中的“岁忧漾溢,日夕见奔流”反映了诗人对黄河频繁泛滥的担忧,以及对家园安全的关切。
  3. 文化影响
    《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作为宋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情怀和历史变迁。它对于研究宋代诗歌、历史文化以及黄河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4. 相关文献资料
    关于《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的研究,可以参考多种资料。首先,可以查阅宋代文学专著,如《宋诗选注》《宋词三百首》等,这些书籍对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其次,可以阅读有关宋代历史和文化的书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态。此外,也可以查阅一些现代的学术论文或评论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