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
溪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
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
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
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
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
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登临无险绝,不似畏岩墙。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的张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

  • 注释:山温暖,春天的烟雾弥漫;树林昏暗,古老的寺庙隐藏在深处。

  • 溪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

  • 注释:溪水在清晨上涨,山岭上的树木显露出新的生长。

  • 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

  • 注释:马儿离去,留下云影的痕迹;风吹来野花的香气。

  • 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

  • 注释:袈裟随风飘动,像在与云争斗;蜡制的木屐不要走得太快。

  • 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

  • 注释:飞行的老鼠偶尔经过投石,饥饿的鸟儿或许会飞翔俯冲。

  • 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

  • 注释:站在栏杆上,我寻找着一个合适的地点;眺望城楼的垛口,正好相映成趣。

  • 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 注释:拿着斋饭的是溪边的童子;嘴里衔着花朵的是鹿家的少女。

  • 登临无险绝,不似畏岩墙。

  • 注释:攀登这座山峰没有危险,不像那些令人畏惧的陡峭岩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画卷,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诗中的“飞鼠”、“饥禽”等意象生动活泼,富有动态感,而“禅衣”、“蜡屐”、“捧膳”、“衔花”等细节则显得细腻入微,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飞鼠”与“饥禽”、“禅衣”与“蜡屐”、“捧膳”与“衔花”进行对照,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又有听觉效果,更加引人入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