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飐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蝶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注释】
才业人终服:才华和才能最终会被人所认可。
聪明帝所闻:聪明才智为天子所知。
来希段干木:东汉隐士段干木,以隐居自持,不仕王莽,后归附光武帝刘秀,任大司马长史。
去识大冯君:东汉名士、政治家、军事家冯异,字安祖,初封阳夏侯,拜征西大将军,封执金吾,赐爵关内侯,迁大司马(后改称司徒),追号忠侯。
金络鸣津口:马饰以金络,奔驰于黄河之滨。
朱旗飐雁群:战旗飘扬,群雁随行。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昔日故地山河,今日箫鼓齐鸣,犹似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时的景象。
古蝶临秋月,高楼等白云:秋夜的蝴蝶翩翩起舞于秋月之下,高楼之上,云彩飘然而至。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应当效仿羊祜,身披宽袍,远离尘世喧嚣。羊祜,字幼节,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李端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联“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表明了诗人认为一个人的才华和智慧最终会被人所认可;而“聪明帝所闻”则暗示了皇帝对这种才华和智慧的重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学的高度赞扬,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颔联“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段干木,东汉隐士,以隐居自持,不仕王莽,后归附光武帝刘秀,任大司马长史。他的行为被后人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大冯君,东汉政治家、军事家冯异,字安祖,初封阳夏侯,拜征西大将军,封执金吾,赐爵关内侯,迁大司马,追号忠侯。他的事迹也被后世传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
颈联“金络鸣津口,朱旗飐雁群”描绘了一幅黄河岸边的美丽画面,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金络和朱旗都是贵重的物品,象征着尊贵和荣耀。它们在黄河之滨奔驰,象征着友谊和忠诚。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黄河之滨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怀念之情。
尾联“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这里提到的“山河虞旧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王朝灭亡后留下的遗址,而“箫鼓汉横汾”则是指在这些遗址上演奏的音乐。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这些遗址上的箫鼓之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古蝶临秋月,高楼等白云”则通过描绘一幅秋天夜晚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祝福。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秋天夜晚的美丽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描写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独特,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引用,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