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
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
终日采蘋人,攀条映岩曲。

【注释】

垂涧藤:垂挂在山涧里的藤萝。

寒松偃涧滨:寒风中松树弯下了腰身,低垂在山涧的边上。

弱蔓垂缨绿:柔弱的藤条垂下绿色的缨子。

波萦翠带长:水波围绕如同长带一样的绿色藤蔓。

水溅低花馥:水面激起的浪花扑打在低处的花朵上散发出芳香。

终:最后。

终日采蘋人:整日来采蘋的人。蘋(pín)是草名,也指一种野菜。

攀条映岩曲:攀着藤蔓在山岩之间弯曲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涧中植物生长环境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全诗以“垂”为线索,将寒松、涧滨、柔蔓、低花等景物连为一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涧垂柳的图景。

首联“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写寒风吹拂下,松树弯腰,低垂的嫩绿色小枝条如缨子一般摇曳在清澈的溪流旁,写出了涧边松树和青藤的特点和姿态。颔联“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写涧边碧波荡漾,如翠绿的长带缠绕着柔嫩的枝蔓,水中的花瓣被水溅起,散发着阵阵幽香。颈联“终日采蘋人,攀条映岩曲”,写山涧里采蘋的人,在曲折的山岩间攀着柔嫩的藤蔓采摘着鲜花。尾联“攀条映岩曲”,写山岩间的曲折中,有采蘋人的身影。

这首诗描绘的是山涧中垂柳的景象。诗人用“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等词语,将山涧中的环境勾勒出来,又通过“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等词句,写出了溪边的景色。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山涧中的景物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