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作湘竹纹,还非楚筠质。
化龙徒有期,待凤曾无实。
本与凡草俱,偶亲君子室。
【注释】
锦竹:一种竹子,其色如锦绣。
作湘竹纹:比喻人有高才而未被重用。
还非楚筠质:意思是说,虽然外表像楚地的楠木一样,但本质并不是真正的楠木那样坚硬。
化龙(huáng lóng):传说中蛟化为龙,这里比喻人有高才而未被重用。
徒有期:徒然有期。
待凤:等待凤凰降临。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或赏识。
曾无实:指没有实际成就。
本与凡草俱:本来和一般的草没有什么分别。
偶亲君子室:偶然亲近君子的住宅。比喻得到重用或赏识。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谦之作。诗中的“锦竹”,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湘竹”,则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喻比。诗以“虽”、“却”为转折,从肯定自己的才华,转到自谦自贬,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诗的开头两句:“锦竹虽为湘竹纹,还非楚筠质。”意思是说,我的才华就像那锦绣般美丽的湘竹一样,但本质并不如楚地的楠木那样坚硬。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又表现出他对自己的才能缺乏自信。
中间两句:“化龙徒有期,待凤曾无实。”意思是说,我虽然有成为龙的愿望,但却只是徒然有期;我又曾经等待过凤凰的到来,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失落感。
最后两句:“本与凡草俱,偶亲君子室。”意思是说,我原本就像普通的草木一样,偶尔也能接触到君子的住宅。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仰慕之情。
整首诗以“锦竹”为线索,通过对锦竹、湘竹、楚筠等事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失落感。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君子的仰慕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