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怒洑生万涡,惊流非一状。
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
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
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发唱。
洪梁画鹢连,古戍苍崖向。
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望。
谁当大雪天,走马坚冰上。

黄河

《黄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六句写黄河源远流长,气势宏伟,后十一句写黄河的险恶与浩渺,最后两句以议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河防的忧虑。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形象逼真生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黄河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怒洑生万涡,惊流非一状。

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

译文:

积石山导引黄河之源,河水奔流不息地泻入昆仑、阆风。

龙门峡谷中水流曲折迂回,像巨鲸一样吞吐波涛。黄河浩瀚如大海,它的水量无边无际。

急流中涌出漩涡,惊涛骇浪不断变幻莫测。河床深浅难以测量,但河水奔腾激射的景象却是壮丽无比。

黄河两岸常被水患困扰,堤坝常常受到破坏。为什么没有停止波浪的翻滚?

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发唱。

洪梁画鹢连,古戍苍崖向。

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望。

谁当大雪天,走马坚冰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景色和汹涌澎湃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黄河的源头和流向。积石山作为黄河的源头,水流从它开始奔流不息地向昆仑和阆风泻去。龙门峡谷中水流曲折迂回,像是巨鲸在水中吞吐波涛。黄河浩瀚如大海,它的水量无边无际。这四句话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其雄浑磅礴的气势。

诗的中间八句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险恶与浩渺,以及它带来的水患和影响。黄河中的急流涌动着漩涡,惊涛骇浪不断变换莫测。河床深浅难以测量,但河水奔腾激射的景象却是壮丽无比。黄河两岸常被水患困扰,堤坝常常受到破坏。为什么没有停止波浪的翻滚?这些问题反映了黄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诗的最后一六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担忧和思考。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指的是洪水淹没远方的山峰和沙滩。槎沫夜浮光指夜晚月光下的河面上漂浮着船桨留下的泡沫。舟人朝发唱是指清晨出发的船只发出的歌声。洪梁画鹢连指大船在宽阔的水面上航行。古戍苍崖向则是指古老的城堡背靠青灰色的山崖。浴鸟不知清指水中浴鸟因为浑浊的水而看不见自己的身影。夕阳空在望则是说夕阳只能看到它在水面上升起,而无法触及到它的影子。这些景象和感受都暗示了黄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诗的结尾两句则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在这样的大雪天里骑马在坚硬的冰面上前行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强调了黄河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整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脆弱性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