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晨霜气严,溪口冰已合。
乌榜将进迟,寒篙旋摧拉。
遥看松竹深,雪屋藏山衲。
登临兴都尽,薄暮沿清霅。

【译文】

清晨霜气浓重,溪口的冰已合。

乌篷船进得迟缓,寒风中船桅被折断。

远望松竹深处,山间雪屋掩映着僧衲。

登临游览兴致已尽,傍晚沿清霅水而去。

【注释】

冬日陪胡武平游西余精舍:陪,陪伴。胡武平:即胡仲弓(1098–1173),字武平,号东瓯,温州永嘉人。绍兴八年进士,调温州教授,迁太学博士。后知婺州、处州、严陵县,皆有声绩。卒年八十五。有《东瓯集》。精舍:佛塔。此诗当作于淳熙六年(1179)冬日。

侵晨霜气严,溪口冰已合:侵晨,天刚破晓的时候。霜气,指早晨的霜冻。严,寒冷。严霜,即初霜。溪口,指浙江的溪流入海处。合,凝固。

乌榜将进迟,寒篙旋摧拉:乌榜,指黑色的小船或船只的代称。进迟,行船缓慢。篙,竹竿。摧拉,折断。寒篙,指因寒冷天气而变脆的竹竿。

遥看松竹深,雪屋藏山衲:松竹深,指山间松树和竹子茂密的地方。雪屋,指因积雪而覆盖着屋顶的房屋。藏,隐蔽。山衲,指僧人的袈裟。

登临兴都尽,薄暮沿清霅:登临,指登上高处观赏。兴,兴趣。都,都尽。薄暮,天色渐晚。清霅,指浙江的一条河流。沿,沿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全篇写景状物,层次清晰,情景交融。首联写诗人清晨在严寒中早起,乘着乌蓬船顺流而下。颔联写船行途中所见景色:船到溪口,两岸的山头已被冰雪覆盖,一片银白。“松竹”句,写船上远望所见:山中的松树和竹子茂密苍翠,雪屋掩映其间。颈联写船近岸时所见景色:登上高山远眺,只见一片茫茫的雪原,雪屋隐没于山间。尾联写船过溪流时所见景色:随着水流缓缓前行,一路上欣赏着沿途风光。

诗中用典较多,但用得恰到好处。如“松竹深”一句用了晋王羲之爱竹的故事;“雪屋”两句则用了唐代高僧玄奘取经故事;“山衲”一句则化用了唐人李涉“春来松下作凉阴”的名句,使整首诗意境深远、清新脱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