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中一寸毫,宝匣百炼金。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依然见其质,俨尔恨无音。
子诚丹青妙,巧夺造化深。
妍媸必尽得,幻妄恐交侵。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传神悦躬上人”
- 译文: 我为上人的传神绘画而感到喜悦。
- 注释: “传神”意指描绘出对象的精髓,“悦躬上人”表示对上人即画中人物的欢喜。
- 赏析: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因能通过绘画传达上人(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名人)的神采而感到喜悦,这种喜悦来源于作品所传达的高远意境和深远影响。
- “握中一寸毫,宝匣百炼金”
- 译文: 握着手中的笔,如同手握着经过百次锤炼的金子。
- 注释: “握中”指的是手中拿着笔或工具。“一寸毫”是形容笔尖之细,而“百炼金”则形容技艺精湛,经过无数次磨练。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艺术家使用工具时的专注与细致,体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和对艺术的尊重。
-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 译文: 只观察外表,却不观察内在;画出形体,不如画出内心世界。
- 注释: “鉴貌”指观察外貌,“鉴道”指洞察道理,“写形”指画外在形态,“写心”指表达内心感受。
- 赏析: 这两句强调了艺术作品应超越简单的表象,触及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反映出一种超越物象的精神追求。
-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 译文: 古代的人固然不理解,现代人或许还觉得可贵。
- 注释: “固不识”表明古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作品的深意,“或所钦”意味着现代人可能会因为作品的独特价值而敬仰它。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艺术作品在不同时代的接受程度及其变迁,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差异。
- “依然见其质,俨尔恨无音”
- 译文: 尽管如此,我仍然可以看到他的本质,只是遗憾缺少了声音来传达它。
- 注释: “依然”表示尽管有变化,但本质不变,“俨尔”形容事物庄严严肃的样子,“无音”意味着没有声音来传递这份庄严。
- 赏析: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原作精神的赞赏,以及对其未能完全传达给后世人的遗憾。
- “子诚丹青妙,巧夺造化深”
- 译文: 你真是个丹青妙手,你的艺术巧夺天工地达到了造化的境界。
- 注释: “丹青”泛指绘画,“妙”是精妙的意思,“造化”指自然造化,“巧夺造化”形容艺术的高超境界。
- 赏析: 这两句赞扬了画者的高超技巧和艺术创造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成就的认可和尊敬。
- “妍媸必尽得,幻妄恐交侵”
- 译文: 美丑必定都能表现出来,但幻想和虚假恐怕会被混淆。
- 注释: “妍媸”指美好与丑陋,“尽得”表示全面展现,“幻妄”指虚幻不实的事物,“恐交侵”意为担心这些虚幻的东西会侵入真实之美。
- 赏析: 这最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幻象所迷惑,要注重作品中的真实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