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
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
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
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作答即可。
“文曜师之南徐”的意思是:文曜师傅的南徐,这是首句,写诗题中的“文曜师”,即文曜法师。文曜法师,俗姓王名昙济,字元瑜,太原晋阳人。他博学多才,善属文,工书法,精于琴棋,好游山玩水。他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与石崇、潘岳齐名,当时号称“三俊”。永康年间,任太子舍人,因直言规劝,被中书监王佑所杀。他的墓在山西平陆县西南四十里的张村乡东,当地有一座文曜寺。“班班上川羽”一句中的“班班”是众多的意思,“上川”指的是登上四川。
“薄暮未安巢”意思是:傍晚时分,还没有找到栖息的地方。“薄暮”指傍晚;“未安巢”是说还没有找得到一个栖身之所。
“扰扰方外士”意思是:纷乱地来到这个世俗的世界。“扰扰”是形容纷乱的样子;“方外”指的是出世之人,也就是和尚、道士一类的人,也称为“释子”。这里泛指那些出家修行的人;“方外士”即是指那些出家修行的人。
“岁晏游远郊”意思是:年关已到,到处漫游。“晏”是晚、晚的意思;“远郊”指郊外。
“风霜急”意思是:天气寒冷,寒风和霜雪正猛烈地肆虐着大地。“风霜”指风和霜。
“晚冰随处敲”意思是:到了晚秋或冬天,河水已经结冻了,河面光滑如镜。当夜幕降临时,随着气温的降低,冰块也开始破裂,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是“敲冰”。这句诗写的是冬日景象。
“何时居岩下”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住在山岩下面?“何时”即何时;“居岩下”指居住在山岩下面的洞中或岩石旁。
“都把尘事抛”意思是:都把世俗的事务抛到脑后。“尘事”指的是世俗的事务,“抛”在这里的意思是舍弃、抛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
【答案】
文曜法师南徐,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风霜急晚冰。
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