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我以踏青,花间傥相遇。
果然南陌头,翩若惊鸿度。
不语强踌蹰,羞人映芳树。
两心常自怜,两目空相注。
依依不得亲,薄暮还愁去。
记取似丹葩,知开向何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恼侬》一诗。下面逐句释义:

  1. 期我以踏青,花间傥相遇。
    译文:希望我可以一起踏青赏花,在花丛中偶然相遇。
    注释:期待、盼望、期许。

  2. 果然南陌头,翩若惊鸿度。
    译文:果然如我所愿,在南边的小路尽头,她就像一只美丽的惊鸿飞过。
    注释:果然,表示事与愿违,出乎意料;南陌头,指通往南方的路,也指女子所在的方向;惊鸿,即“惊飞的鸿雁”,这里用来比喻女子轻盈的身影。

  3. 不语强踌蹰,羞人映芳树。
    译文:沉默无言地站在那里,脸红得像花朵一样映衬着周围的树木。
    注释:踟蹰,迟疑不决的样子,这里形容女子害羞的样子;羞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羞耻。

  4. 两心常自怜,两目空相注。
    译文:彼此的心总是相互怜爱,但眼神却无法相交。
    注释:自怜,自我怜惜、自我安慰;相注,互相关注、互相注视。

  5. 依依不得亲,薄暮还愁去。
    译文:依恋不舍却不能亲近,傍晚时分又忧愁离去。
    注释: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薄暮,傍晚的时候;愁去,因为离别而感到忧愁。

  6. 记取似丹葩,知开向何处。
    译文:记得那像红牡丹一样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放。
    注释:记取,意为记住、记得;似丹葩,比喻女子如同盛开的牡丹一样美丽;向何处,指何时能够开花绽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深情厚意的诗歌。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期我以踏青”、“翩若惊鸿度”等诗句,都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和诗意的画面。而“两心常自怜,两目空相注”等诗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爱情的深沉执着和无奈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经典的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