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青龙海上观潮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注释:

  • 龙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尊贵,青龙则更是如此。这里用“青龙”作为诗题,暗示了对龙的崇拜与敬畏。
  • “百川倒蹙”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汹涌澎湃。
  • “不久却回如鼻吸”则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潮水在经过一段剧烈的冲刷后,又恢复了平静的状态。
  •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描绘了潮水中的鱼类无法抵抗潮水的猛烈冲击,只能在上下浮动,发出凄厉的哀鸣。这一细节既展现了潮水的力量之大,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恐惧与无奈。
  •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进一步描绘了潮水对人类的影响,它不仅能够带走大量的鱼群,甚至能够将船只拖走,让人感到无助和恐惧。
  •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则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索取。他们依赖潮水带来的食物和资源,但当潮水变得凶猛时,他们却无力应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养育的财富被夺去。
  •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则是对自然界的赞美,它认为大自然是那么的慷慨大方,总是给予人们所需的恩惠。尽管有时也会带来灾难,但人们应该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看到那些勇敢面对挑战、不畏强敌的年轻人们。他们就像头上戴着火盆一样勇敢无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