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见俯啄,但有饥乏意。
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注释】
啄食:指画中六鹤啄食的动作。
“穷年见俯啄”句:意谓画中所绘的六鹤,终日低头觅食,但饥饿困乏之意却难以掩饰。
“虽存玉山禾”句:意谓虽然有丰足的食物在面前,但这些食物却无法进入六鹤的口中。
“因思方朔嘲”句:意谓于是想起了东方朔的笑话,这难道是优伶们所擅长的吗?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潘叔治通过描写刘道士房中的六幅薛稷画的薛稷六鹤图,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首联“啄食穷年见俯啄,但有饥乏意”二句,描绘了六鹤终日低头觅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六鹤饥乏状态的同情。颔联“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二句,则揭示了画中六鹤虽拥有丰盛的食物,却不能享用的现实。颈联“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二句,诗人由此引发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他想到了东方朔的笑话,认为这是优伶们擅长的技艺,而这种技艺与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格格不入。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六鹤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通过对六鹤形象的刻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